這次百事公司賣的酒,可能不止一個品類。此次百事提交的申請文件顯示,該公司正尋求在啤酒、含酒精的水果雞尾酒飲料、含酒精的麥芽飲料和含酒精蘇打水品類中注冊品牌名。申請屬于“百事計劃在酒精飲料中使用的商標,但目前尚未使用”。對此,百事公司并未對媒體做出回應。
可口可樂賣酒、百威推出碳酸飲料低度酒,百事也來賣酒,就連茅臺和字節跳動都來做低度酒……眼下,有頭有臉的公司都來賣低度酒了。
01
百事賣酒新品牌:一年前268億元收購
此次百事注冊的酒精商標Rockstar,是百事在2020年花了268億元所收購的飲料品牌。這原本是一家成立于2001年的功能飲料公司,其生產的飲料專為從運動員到搖滾明星這樣“過著積極生活方式的人們”而設計,主打低熱量、無糖、有機概念,同時也生產含有果汁的產品。對于這一收購,彼時的外媒評價,“不管是百事公司還是可口可樂,功能飲料都是他們的弱點,他們誰都沒有在功能飲料領域上完全擁有一個主流品牌。收購Rockstar或將補齊百事公司在功能飲料上的短板”。
彼時令外媒沒想到的是,收購完成一年后,百事公司將用Rockstar開拓成酒精品類的公司。
百事與可口可樂賣酒的動作,似乎一直是前后腳進行。2020年10月,在可口可樂決定次年在美國推出含酒精的氣泡水的幾天后,百事首席執行官拉蒙·拉古塔(Ramon Laguarta)便也在一次分析師電話會議上表示,公司將考慮推出含酒精飲料。
在2020年年底底舉行的業績會上,有分析師提問稱百事對進軍酒飲,尤其是快速增長的含酒精蘇打水有何想法時,其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龍嘉德(Ramon Laguarta)亦表示:“我們正在觀望行業里的每一個機會,幾年前的趨勢是麻繁愫(CBD),現在更多是酒精。我們有很多機會擺在面前,并且全部都有在研究。”
他表示,面對行業這么多機會,自己在想的是:“第一個問題是我們要不要進軍。其次非常重要的是,我們要和誰合作,以及和誰合作才能令我們的價值最大化。”
2021年2月,百事已經揭曉新品牌Neon Zebra,并推出四款用于調制雞尾酒的軟飲料,據稱“使用真正果汁制成、不含酒精、不含人工甜味劑”。并在公司通報中稱“百事進入了持續增長的雞尾酒預調飲料品類。來自MULOC的數據顯示,雞尾酒調酒飲料2020年增長了28%,市場價值超過8.58億美元。”
但隨著元氣森林在中國的爆火,更多巨頭看準了氣泡蘇打水在中國的商機,進駐酒精領域也在試圖與蘇打水嫁接。可口可樂公司在中國第一次賣酒便選擇了托帕客(Topo Chico)含酒精蘇打水。此外,在去年9月,百威也推出了其在中國的第一款含酒精蘇打水mike’s麥克斯,據稱華潤雪花也將該品類納入了戰略模型中。
對此,可口可樂公司回應媒體稱,“作為低度酒的細分品類之一,硬蘇打氣泡酒在中國仍處于新興階段,但我們認為市場擴容潛力巨大。”道明了其選擇這一領域的緣起。
02
可樂界的危機:碳酸飲料正在失寵
百事、可口可樂競相做酒。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他們的主業正在遭受威脅。這兩家公司都以做碳酸飲料見長。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碳酸飲料正在失寵。
2020財年,百事公司全年營業收入為703.72億美元,歸屬于普通股東凈利潤為71.20億美元,同比下降2.65%。公司四季度營業收入為224.55億美元,同比下降8.79%。
可口可樂在2020年的銷量亦呈下滑趨勢。可口可樂公司發布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顯示,可口可樂公司2020年全年營收為330億美元,同比下滑11%,經營利潤為90億美元,每股收益為1.95美元。其中,第四季度公司營收為86.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5%。據此,百事可樂還宣布將延長節省成本計劃至2023年。
而天眼查的另一組數據獲可從另一個維度觀照國內市場:我國碳酸飲料相關企業注冊增速自2014年便開始下降,之后穩定在5%左右,未有顯著回升。而功能飲料、果汁飲料、茶及其他創新品牌甚至包裝飲用水的相關企業注冊增速則呈波動式上升趨勢,2019年最高增速可達55.22%。
為順應潮流,百事、可口可樂都在積極求變。可口可樂推出了更多品類飲料,試圖“去碳酸化”;百事則希望更貼近中國市場,收購百草味、推出桂花味可樂,直至發現低度酒的“新商機”。
尼爾森IQ的數據顯示,2018年,含酒精蘇打水的年銷售額約為5億美元,到去年已飆升至超過40億美元。有多位分析師預計,這一數字將在未來四年內超過80億美元。
巨大的市場潛力已經吸引了國際飲料巨頭的混戰。百威、嘉士伯、喜力等啤酒商自不必說了,連全球最大軟飲公司可口可樂紛紛布局。在中國市場,行業巨頭也開始發力含酒精蘇打水了。
03
投資人:做低度酒的太多,中國的女性不夠用了
年輕人對低度酒的喜愛,已經正在擠壓白酒、普通啤酒甚至碳酸飲料的市場。不同于父輩應酬的酒桌文化等飲酒場景,喝酒對于年輕人來說,更是獨處或三兩成群的享受。酒精度數更低的果酒、雞尾酒、酒精飲料等,成了跟你更多年輕人的新寵。夏天的冰鎮精釀,冬天的熱梅酒,異常考究。而這類年輕人群,也正是百事。可口可樂們一直想守住或拓展的客戶群。
中研研究院發布的《2020低度酒行業市場前景及現狀分析》顯示,近兩年我國低度酒市場的消費金額增速在50%以上。京東超市發布的《2021食品行業消費趨勢報告》(下稱《報告》)也顯示,過去一年低度酒在社交媒體中的討論聲量翻了3倍,消費者關注酒水產品的口味和飲用場景更甚以往。低度酒作為新興的年輕消費品類,有著潛在的巨大市場。
哪里有市場,哪里就有熱錢涌入。傳統啤酒乃至飲料廠家都在加速圈地,初創品牌漸次產生搶占市場。僅在最近一個月內,酒類電商品牌“醉鵝娘”、低度酒品牌貝瑞甜心、走豈清釀紛紛獲得千萬級融資,經緯中國、復星銳正、灃途資本等入局。其中,走豈清釀成立一年便獲得了兩輪融資。如果把時間軸拉長到2020年初至今,有媒體報道的低度酒融資已經超過21起,如MissBerry 12個月融資三輪、蘭舟完成天使輪融資、賦比興4個月融資三輪、響杯完成千萬融資等,紅杉資本、真格基金、金沙江創投、華映資本等資方爭相入局。
一面是新興品牌層出不窮,一面是有頭有臉的飲料巨頭紛紛轉向。連茅臺和瀘州老窖等老牌白酒都來搶占市場。早在2017年,茅臺便推出低度雞尾酒“悠蜜”;2019年,瀘州老窖成立果酒公司,推出“青語”、“花間酌”、“拾光”三款低度果酒。一時間,有投資人感慨道:做低度酒的太多,中國的女性已經不夠用了。
不得不提的是,互聯網巨頭也正試圖介入這個賽道。工商信息顯示,2021年3月,字節跳動子公司已經入股厚雪(北京)酒業公司,而果酒亦是厚雪的主打產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