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營銷品牌官(ID:aaaacopys)
Hello 大家好!
又到我們熟悉的總結時間。
今天是1月8日,所以這回我們整個大的,直接上
「2023 年度十大營銷關鍵詞」
友情提示:
· 今天的分享內容可視為兩趴;
· 前五大關鍵詞,主要是對本年度營銷熱點的回顧與總結,以助大家更好把握當下流行;
· 后五大關鍵詞,則對本年度營銷大事件進行了提煉,基于現象、探尋趨勢,希望能給我們新一年的營銷計劃,帶來一些啟發和借鑒。
01
城市營銷
2 月《狂飆》帶火江門、4 月“淄博燒烤”成為全民熱點、5 月“在地化營銷”被全行業熱議、8 月 Citywalk 晉升互聯網新流量密碼......
可以說在過去一年里,我們對于城市的關注異常活躍,也有不少城市順勢出圈,為品牌營銷貢獻了新的參考案例。
這其中,淄博作為“教科書級別的城市營銷范本”,不僅完美解答了“如何抓好天降流量”這道老營銷命題,也為品牌借勢提供了新的靈感與抓手,如潔柔、老雪等品牌皆推出了淄博相關主題營銷,“燒烤”也成今夏一大營銷熱點。
而“在地化營銷”的重點,在于深挖城市、地域核心文化,找到能與品牌自身文化深度結合的關鍵,它的本質是在地域標簽基礎上展開的人群精細化運營,為品牌對抗同質化表達提供了新的解題思路。
與之相對的 Citywalk 營銷,則對品牌熱點敏感度與資源整合能力提出了挑戰。如何找到城市文化價值、用戶社交需求與品牌商業價值之間的平衡?如何構筑多品牌共贏的商業有機體?都是品牌需要思考的問題。
>>>相關閱讀:
??《揭秘!淄博燒烤爆火背后的文旅營銷套路》
??《小紅書、喜茶、宜家都在用的營銷方法論!你一定要掌握!》
??《City walk 營銷啟示錄》
02
佛系營銷

4 月寺廟經濟躥紅,各種寺廟周邊供不應求,去廟里打卡成為春季出行新時尚;到了 9 月,“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相關話題,使得寺廟奶茶備受關注,也讓“玄學營銷”受到了各界熱議。
這一流行興起的關鍵主要在于兩方面:一是寺廟主動引入賣咖啡、賣周邊、賣盲盒等當下新式營銷玩法的行為,與“寺廟淡泊名利”的大眾觀念發生沖突,由此帶來了話題度;二是玄學段子、佛系態度等內容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代人的精神內耗,由此產生了情緒價值。
而在寺廟之外,品牌也正研究如何搭上這班流量快車,尤其是在反應迅速的茶飲界,喜茶、瑞幸、奈雪相繼推出的“佛系”產品,都獲得了不錯反響。
歸根到底,佛系營銷的創新表象背后,考驗的還是品牌對于用戶情緒的洞察,知其所想才能投其所好。
>>>相關閱讀:
??《“寺廟熱”,是營銷還是玄學?》
??《靈隱寺賣奶茶,玄學盡頭是營銷》
03
色彩營銷

2023 年除了一貫影響力巨大的潘通年度流行色,還有兩大流行關鍵詞與色彩有關:多巴胺穿搭 & 美拉德色系。
前者走紅于夏季,因為博主@白晝小熊 的創作視頻受到廣泛關注。它的走紅本質上是一種注意力經濟,通過高飽和、多變化的色彩來吸引注意,同時低門檻、可復制的創作模板吸引了全面共創,由此實現聲量爆發。
后者興起于秋季,在 GQ 在推出的「抖in時尚趨勢發布」中提到后被廣泛引用,也引起了品牌營銷的注意。這一色系與此前流行的大地色基本統一,但全新的概念命名為內容生發帶來了新的契機。
如果說這兩種色彩營銷有什么共同之處,小馬的看法是,它們都采取了概念營銷思路。“多巴胺”是生物學術語,而“美拉德”出自食品工業行業,將多行業術語跨界引入品牌營銷,不僅能在用戶溝通層面帶來新鮮感,也能為品牌搶占營銷話語權開辟新的戰場。(相關論述可點擊相關閱讀回看??)
>>>相關閱讀:
??《意想不到的“美拉德風”營銷啟示錄》
??《“多巴胺穿搭”,是怎么火成全網營銷關鍵詞的?》
04
國貨營銷

今年雙 11 前夕,因為李佳琦直播不當言論與涉及品牌花西子的無效回應,引發全網輿論熱議。
老牌國貨品牌蜂花順勢推出與花西子眉筆同價的“79元”套餐,并在直播間為其他良心國貨品牌帶貨,一番操作與花西子形成鮮明對比被贊“格局打開”,不僅粉絲暴漲,也迎來了轉化爆單。
隨后蜜雪冰城、白象、鴻星爾克等一大批品牌相繼加入,“國貨團建”進入高潮,在令國貨營銷成為行業熱詞的同時,也帶動了一大批老國貨品牌被更多年輕人看見。
而這一輪國貨聲量的爆發,實際上是建立在大眾關于“國貨標簽是高性價比還是割韭菜”質疑上的。在“國貨不好做”的大背景下,提高品牌溢價和盤活高性價比通路,是兩條可行的國貨發展路線,而當有品牌選擇前者時需要注意:
高品牌溢價的前提是建立高價值共識,若價值配不上價格只會給品牌帶來反噬。
前車之鑒,引以為戒。
>>>相關閱讀:
??《為什么說花西子發瘋式公關沒用?》
??《國貨大型團建現場,給網友感動哭了。。》
05
體育營銷
2023 年,國內承辦了兩大國際賽事:成都大運會、杭州亞運會,吸引了不少品牌借勢、投放,為體育營銷開創了不少新范式。
同時小馬還觀察到,今年中國女足、中國女排成為了品牌代言新熱點。
尤其是在Prada官宣女足代言合作后,有數據統計:截至 7 月,中國女足專屬各級贊助商已有 15 家之多,加上中國之隊的各級贊助商,總體數量早已超過了 20 家,創造了國字號隊伍的最高紀錄。
女足、女排的商業價值大爆發,一方面傳遞出當下品牌在代言人選擇上愈加謹慎的態度,另一方面也讓我們看到,品牌對于高價值代言人的需求日趨高漲。
流量之外,代言人是否能夠透傳品牌態度主張、是否具有長期穩定性等問題,都已進入品牌評估的優先級行列。
>>>相關閱讀:
06
AI創作
2023 年 ChatGPT 橫空出世,3 個月月活用戶突破 1 億,成為人類史上用戶破億最快的軟件,在各行各業都引起了震動。
而在營銷界,廣告人的熱議主要涉及兩方面,一是“創作者是否會被 AI 代替”,二是 AI 創作能給行業帶來哪些新的可能性。
在經過了大半年的熟悉探索后, AI 文案、AI 繪畫、AI 廣告以及數字人的應用等,都在品牌營銷領域大量出現,不僅讓營銷的內容更加豐富,也讓營銷創作的效率更加高效。
因而小馬可以大膽預測:在即將到來的 2024 年,品牌對于 AIGC 的探索實踐不會停止只會加快,當行業與 AI 創作力工具展開更深度的融合,又將在行業掀起怎樣的變革?一切敬請期待。
>>>相關閱讀:
??《ChatGPT爆火,文案什么水平?》
??《寶馬MINI陷“冰激淋”風波,公關被AI吊打?》
??《節省10倍廣告費,WPP與雀巢億滋等品牌開展AI廣告合作》
07
聯名營銷
如果有一句話,可以總結過去三年的行業態勢,小馬會選擇這句:
營銷創新不斷,聯名熱度不減。
IP 聯名、品牌聯名、跨界聯名......行業總能玩出一點新東西,尤其 2023 年,幾大年度爆品幾乎都與聯名有關:
先是喜茶與 FENDI 聯名,不僅帶來年度第一個搶購熱潮,還掀起了大眾消費品牌是否存在與高奢品牌聯名點的熱議,調性和人群的極致反差,為這一聯名動作帶來極多爭議,卻也開辟了聯名玩法的新思路。
其后瑞幸與貴州茅臺聯合推出的“醬香拿鐵”,更是從行業熱點上升為了社會熱點,不僅為茶飲行業開拓了“酒咖”新品類,還引發了“喝醬香拿鐵開車算酒駕嗎”社會議題。
這兩場聯名的現象級爆火,也反映出了品牌在聯名玩法上的思考日趨深化,從一開始誰火和誰聯名的“追熱”邏輯到如今自成熱點的“造熱”邏輯,品牌進一步認識到,想要聯名有熱度,就需要在突破大眾認知上發力。
而瑞幸為“醬香拿鐵”定制專屬紅杯包裝的舉動,也意味著品牌對于聯名產品開始有了打造長期影響力的預期。
>>>相關閱讀:
??《茅臺聯名瑞幸,刷屏了》
??《瑞幸的野心:做咖啡界“寶潔”》
08 情緒營銷
雖然我們向來知道,想要打動用戶,先要抓好用戶情緒。
但 2023 年,公眾情緒格外激烈,廣告幾乎成為了一面反映情緒的鏡子。
品牌在發瘋與佛系的兩邊反復橫跳,在多巴胺的騷動與美拉德的沉穩里來回切換,上半年在與打工人在發瘋文學里共振、下半年在與“公主請xx”的梗里玩夢,一邊借嗎嘍表情包宣泄情緒,一邊抱著水豚求一個情緒穩定態......
高大上或無厘頭,成功的營銷總在給公眾情緒找釋放的出口。
經歷了 2023 年的放縱,2024 年的我們或許會更平靜,也或許有新的情緒再出現,但就營銷而言,抓情緒永遠是洞悉人性之下的商業密碼。
>>>相關閱讀:
??《情緒營銷正當紅,品牌如何正確發瘋?》
??《嗎嘍文學,怎么就火了?!》
09
用戶/人群精細化

2023 年還有一塊流量高地那就是 MBTI 人格測試。
在各社交平臺上,有關 i 人 e 人的討論永遠有人加入,餐飲、茶飲界品牌紛紛推出“不同 MBTI 人格專屬餐單”,海底撈更是憑借 i/e 分座線下動作給了線上互聯網一點小小的震撼,MBTI 逐漸從爆火自由態走向營銷價值衡量天平。
而事實上,MBTI 的爆火有跡可循。在此之前,星座、星盤、塔羅占卜等風此起彼伏,它們在本質上,都是人群分類工具。
人們都有準尋身份認同的潛在需求,因而對于一些不含褒貶的分類標簽并不排斥,甚至熱衷于對號入座地消費,并將之視為允許流通的社交貨幣。
因而 MBTI 爆火對于品牌的營銷啟示,其實有兩層:
從淺層看,品牌需要考慮如何接好這股流量東風,做好 MBTI 營銷創新;
從更深層次看,品牌需要深思如何進一步建立標簽體系,以實現更為精準有效的人群溝通。
這一思考足以超越去年還是今年的時間限定,成為品牌營銷的長遠課題。
>>>相關閱讀:
??《MBTI 營銷啟示錄》
??《海底撈推出社恐服務,隨機尬死一個i人。。。》
10
事件營銷

黃浦江上驚現巨型 LV 、地鐵廊柱變巨型產品展、農夫山泉贈品極限迷你、蜜雪冰城雪王占領泰山頂......
以上品牌大事件,在 2023 年統一喜提新形容:“真是個品牌顯眼包!”
而就在不久之前,小馬也和大家聊過:“預算不夠?試試顯眼包營銷”
其實不管預算多少,想要追求營銷的高性價比,品牌要會打造品牌大事件。
它是品牌出圈的一條捷徑,也是“白嫖”公域流量的一把利器。線下做事件,線上做傳播,甭管品牌宣傳還是賣貨,都極易達成曝光、銷量雙高潮。
在注意力資源越來越稀缺的當下,擅長制造大事件的品牌,往往能夠占據更高聲量,比如蜜雪冰城,近年來就依靠雪王騷操作頻頻出圈。除此之外,品牌策展、街頭裝置、對家battle、奇葩單品等形式,都是品牌打造事件的方式。
小馬毫不懷疑,在未來一年甚至幾年中,事件營銷的熱度只會增不會減;品牌想憑純粹的創意去出圈,打造營銷大事件必然是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