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易羊
來源:第一食品資訊(ID:cdsspaqxh)
前有麥當勞香菜冰淇淋、白象香菜泡面,現有必勝客香菜披薩、香菜暴打檸檬,以及匯源香菜汁。
誰能想到,香菜黨與非香菜黨的PK大戰,居然成為品牌打造爆款新口味的靈感來源。
幾乎沒有一款產品能同時滿足所有人的喜好,但產品本身的爭議可以成為火爆的契機,這將是未來產品創新和營銷的一大方向。
01
香菜黨PK非香菜黨
各大品牌都想與香菜聯名
對于香菜的態度,向來都是兩極分化,喜歡的人愛得瘋狂,討厭的唯恐避之不及。為此,第一食品資訊盤點了近一年來各大品牌對香菜的聯名,不難發現每一次都能火一下。
2024年2月19日,必勝客中國在限定城市推出了“好多好多香菜皮蛋牛肉比薩”以及飲品“香菜暴打檸檬”。而早在2023年10月,必勝客就推出過香菜紅油豬耳披薩,與此次一樣以城市限定、數量限定的形式售賣。

2024年2月5日,匯源果汁發布預告,稱即將推出新品——香菜汁。這款香菜汁為100%果蔬汁,規格為125ml,既可生猛直飲也能做拌醬佐料或搭飯調味。

2023年5月,抖音電商超級品牌日攜手白象推出了全新口味——白象超香香香香香香菜面。從抖音刷屏發酵到微博、小紅書、微信等多渠道,將香菜面熱度推向高潮,引發全網各平臺關注。
2022年2月,麥當勞曾推出香菜冰淇淋——香菜新地。官方宣稱它“酸甜清香,一口入魂”,網友評價它“毀天滅地”。而話題#香菜配冰淇淋有多上頭#當時一度沖上微博熱搜。
回過頭來看,“香菜”已經全方位入侵了我們的生活——薯片、泡面、奶糖、飲料、冰淇淋,乃至香水,都紛紛涌現出了一批“香菜聯名款”,讓喜歡香菜的人大呼過癮,也讓討厭香菜的人叫苦不迭。
美食界有著薛定諤的兩大扛把子:香菜、折耳根。
喜歡的人愛到不行,討厭的人恨之入骨。
回顧過往的“香菜聯名”,時間大多集中在2月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每年的2月24日是“世界討厭香菜日”,這是一個既定的熱點,等待著品牌方去獲取。

圖源:百度百科-世界討厭香菜日
“吃不吃香菜”,是一個足以掀翻友誼小船的話題。
據非官方統計,全球大約有15%的人不吃香菜,也就是說,全球每100人,有15個不喜歡吃香菜。屆時,“反香菜聯盟”的成員,都會用各種方式來發泄對香菜的不滿。
而為了拿捏住反香菜黨,愛香菜黨們是用盡了渾身解數。往往會在某個“香菜聯名產品”上市后開啟掃貨模式,并通過社交平臺炫耀和回擊。
僅僅是在抖音上,關于 #香菜 這一個話題的討論就超過了63億播放。
盡管香菜在抖音上的話題數據很恐怖,但市場上香菜口味的產品卻一直相對空白,而這恰好是產品創新的一大契機。

喜歡香菜的人,覺得香菜就是天下第一美味,沒有香菜的飯就沒靈魂。討厭香菜的人覺得香菜惡心至極。“香菜到底好不好吃”這個話題,也一直是網上經久不衰的吵架話題。
可見,香菜本身自帶流量,兼具話題點與爭議性,搭配薯片、餅干、方便面這種在大眾認知中早已固定印象的食物,能夠給予消費者強烈的視覺和認知刺激,最終達成1+1>2的傳播效果。


03
用流量思維打造產品
年輕的產品要搭配年輕的營銷
是食品創新研發人員鐘愛香菜?還是說,他們只想牢牢抓住香菜這個食品界的流量密碼?
“香菜聯盟”爆火的背后其實是品牌對于產品創新的思考:如何用流量思維打造爆款產品。
例如香菜味的百力滋、羅森香菜味杏仁、日本味源香菜脆片、來伊份香菜味棒棒糖甚至還有森永bake香菜味巧克力、香菜糖果……
雖然許多國內外產品都曾對香菜下手,但并不是所有“香菜聯名”都很出圈,有的賣到沒貨,有的卻無人問津。
年輕的產品還要搭配年輕的營銷。
的確,基于香菜這一口味的“特殊”,圍繞香菜打造出來的產品都會有一定的話題性,用戶喜歡或者不喜歡吃,都很有很強烈的單品表達。
但對于品牌來說,完全可以對用戶的這種情緒表達“加把火”。
例如在成分上,麥當勞的香菜冰淇淋使用了脫水香菜,因此還引發了一場關于使用脫水香菜和新鮮香菜的討論。
白象把一整顆香菜完整作為調料包放進產品內;并且在整個面體中加入香菜粉,讓面餅也完全變成綠色。

另一方面,品牌還可以在包裝上突出香菜屬性,如這次匯源推出的香菜汁包裝,整體以綠色為基調,并在包裝上突出香菜的圖樣。
此外,文案設計有梗好玩也是可以引發網友共鳴的一個點。

這樣的產品設計雖然會讓反香菜黨們看到圖片就開始生理不適,但這部分人群本來就不是品牌的目標客戶。并且,反香菜黨永不服輸,很快就集合起來與愛香菜黨展開battle,將產品推向風口。
這就是用流量思維打造爆款產品的底層邏輯,結合精準的數據洞察,圍繞年輕消費者需求打造創意營銷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