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奇
來源:湃動商業評論(ID:paidongshangye)
01
一個減肥人,如果能從十年前穿越到現在,一定會對減肥這回事的變化感動不已。
過去想要減肥,用戶體驗極差。通常要么是遵循一個又一個千奇百怪的減肥食譜,長期忍受味蕾與饑餓的雙重折磨;要么是在健身路上揮汗如雨,單調又枯燥地與意志力作斗爭。
這對打工人來說,難度不亞于登珠峰。一天中大部分精力和體力都被消耗在工作和生活上,下班后連洗個澡都要做很久的心理準備,更別說在忍受饑餓的情況下,還要堅持枯燥又乏味的鍛煉了。
想要找點更輕松的減肥方式,可市場還被大量“三無”減肥藥、保健品充斥,它們像是一個個潘多拉魔盒,打開之后往往會把每一個普通人的健康,卷入深不見底的風險深淵中。
這也就導致了,減肥的成功率非常低。據說每兩百個下決心減肥的人里,只有一個人能夠成功。而且在許多身材焦慮的人口中,減肥成功的定義,并不是停留在合理的BMI范圍,而是減掉體重的5%~10%且要維持一年以上。
“想減肥,但不想受罪。”這幾乎是所有減肥人的真實內心寫照。正因如此,人們開始發明各種新的技術和工具,盡力讓減肥這件事顯得不那么“苦”。比如,主打“0糖0脂0卡”的元氣森林,一經問世就掀起了代糖飲料熱潮;Keep作為一款運動健身軟件,靠著付費內容和賣周邊、健身用品成功上市;FITURE這面讓人直呼“看不懂”的健身魔鏡,也曾教育出一個新市場;還有頗受爭議“喝了就能掉油”的魔胴咖啡....
這些品牌無一不在以“又美又省力,減出好身材”為賣點,用更輕量化的方式,幫助消費者實現減肥夢。
02
司美格魯肽的風
還是吹到了中產
近幾年減重市場的轉折點,出現于司美格魯肽的橫空出世。
這個最初被用來治療糖尿病的藥,在2021年6月被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準作為減肥藥上市,商品名為Wegovy。
在網上有關司美格魯肽推薦中,“一針瘦十斤”是最高頻關鍵詞。司美格魯肽實際上是一種GLP-1受體激動劑,它通過與大腦中與食欲調節相關區域中的GLP-1受體結合,可以減少饑餓感,增加飽腹感。說白了,就是讓人不想吃(少吃)東西,來降低體重。
雖然司美格魯肽不是隨便買的減脂餐,而是需要醫生開具的處方藥,并且被爆出有一定的副作用,但這仍然阻擋不住大批想要減肥的中產。之所以是中產,除了所謂的這群人更追求健康管理之外,藥物價格才是重要的分水嶺。
身邊一位打過司美朋友告訴我,這款藥剛在美國上市時,每月費用在1349美元以上。雖然現在價格已經打下來,中國某電商平臺上一針只需700人民幣,效用只有一個月,這個價格絕大多數人仍無法承受。
但也正因如此,司美格魯肽現在就像一只會下金蛋的鵝。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司美格魯肽的相關產品,包括Ozempic(注射用降糖藥)、Wegovy(注射用減重藥)和Rybelsus(口服降糖藥),三個月就賣了超400億人民幣。
細細想來,司美格魯肽之所以讓人趨之若鶩,除了療效,或許更在于對人性的理解。
我們常說減肥是反人性的,但凡有過減肥經驗的人都知道,你動用意志力在短時間消耗掉的,甚至長時間刻意維持的體重,一定會在你不做主觀克制后再次反彈,而且反彈的數值總是差不多的。
但司美格魯肽幾乎不用考驗人的意志力,這是順應減肥人性的最好解法。
而順應人性的生意,才是最好的生意。
03
反常識順人性
催肥千億減重市場
那按照這個思路,我們發現,目前減肥市場中的好生意,都是在反人性常識中找到順人性的突破口。
如何理解?正式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看看目前減重市場的現狀。
世界肥胖聯盟發布的《2023年世界肥胖地圖(World Obesity Atlas 2023)》數據預測,全球超重或肥胖人數將由2020年26億增加至2035年40億,其中成年肥胖人口年均增長率達4.3%,未成年肥胖人口年均增長率為5.4%;中國成年肥胖人口年均增長率為5.4%,未成年肥胖人口年均增長率為6.6%,高于全球平均增速。

悄無聲息增長的肥胖率和人們日漸升騰的焦慮感,已經讓減肥成為當前最熱門的社會話題之一。一浪高過一浪的減肥熱潮,也為產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除了減肥藥之外,減重這門“生意”以多種多樣的商業形態,在世界各地開花結果。
我們可以把減重市場大致分為飲食、健身、醫美、藥物、手術五個板塊,而每個板塊中最火熱的細分賽道,都是在做順人性的減肥生意。
下面就以飲食和健身板塊為例,來具體聊聊。

飲食板塊:在減肥與好吃之間尋找坐標
代餐、輕食等細分市場,是近幾年冉冉升起的明星。根據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代餐市場規模已達1750.0億元,預計2027年將達3534.9億元。
但你有沒有發現,這兩年靠吃西式沙拉減肥的越來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魔芋面、即食雞胸肉、熱沙拉等中式健康餐。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和美團外賣發布的《2023外賣服務健康消費機會點洞察》顯示,相較于西式輕食,中餐健康家常菜成為外賣用戶的新選擇,在2019-2022年間,美團外賣中式健康餐訂單量呈現爆發性增長,訂單量年同比增速337%、134%、260%。

傳統的西式沙拉為什么會逐漸被中國消費者拋棄?很簡單,西式輕食是不符合中國飲食習慣的、生冷的、不好吃的東西,就像遭到網友吐槽的“白人飯”一樣。雖然消費者嘴上說著“吃草”可以有效減肥,但是身體很誠實,復購率并不高。而品牌是很難去跟大眾的飲食習慣、生理本能做對抗的。
所以,好吃飽腹,無負罪感,才是新一屆代餐輕食的精髓。比如說,輕食行業新趨勢就是,轉向更符合中國人口味的中式健康餐,即“熱沙拉”。用中餐的烹飪方式,讓產品更符合國人飲食習慣,不再“反人性”。
也正因如此,在這兩年Wagas不斷關店被迫賣身的時候,超級碗、沙拉時刻等中式輕食品牌還能獲得融資,讓輕食不再困于輕食。
健身板塊:在運動和消費之間尋找平衡
不知道大家是否和我一樣,每當聽到健身房倒閉、跑路的消息都不會再驚訝,因為這很符合我對這個行業的刻板印象。
其實,從某種程度上說,傳統健身房做的也是順人性的生意——割一次韭菜鎖定十年的現金流,賺的是懶人的錢,賭的是人性的弱點。在他們看來,會員不自律才是賺錢的關鍵,一邊拼命吸納新會員,收取預付款,一邊等著大部分會員卡過期。
為什么這種模式往往會走向衰敗?我想,是因為大家還是有實實在在地健身需求的。也許大多數人難以長期保持健身習慣,但每個人每年總有幾次想健身、想運動的沖動,比如過節期間發胖,或者夏天到了需要鍛煉身體,這些事情都會成為很多人想進健身房的時刻。
好的健身房生意,應該是“讓天下沒有難健的身”,而不是“不健身”。健身房要提供的就是一個最便利、最友好、門檻最低、最自由的場景,當大家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可以隨時離開,想健身的時候又可以隨時來。
從全球健身房行業趨勢來看,長周期、高金額的傳統預付制模式已經走向窮途末路,而月付制、單次付費等短期支付模式,正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比如,美國最大的連鎖健身房Planet Fitness(星球健身),憑借低成本會員和獨特的環境,被證明是健身界革命性的商業模式。它面向的是85%沒有健身基礎或剛開始健身的泛用戶,每月僅需10美元(人民幣約72元),即可成為會員,24小時營業,最重要的是,還提供淋浴和免費披薩、百吉餅與糖果。
Planet Fitness是小白健身的烏托邦,也是樂刻和超級猩猩的美國師傅。門店不僅取消了大重量器械,放置跑步機、單車、橢圓機等入門級有氧運動器械,還有許多對小白友好的規定,比如禁止評價身材,不準做出沖刺大重量的態度(嘶吼、器械砸地等),謝絕身材好的用戶擺姿勢和穿背心自拍,這種門店環境被品牌稱為“no critics(無評判區)”,讓剛開始健身的人感到完全舒適。
而Planet Fitness贏利點主要有三個:一是收加盟費,并且會從加盟商盈利中收取5%的會員抽成,同時使用部分費用為加盟商進行推廣;三是器械采購收入,加盟商的運動器材從總部購買,并且4-7年需要更換新設備;三是門店收入,即使每個月僅十美元的會員費用,Planet Fitness自有的門店依然為其帶來了千萬美元的營收。
我認為,Planet Fitness、樂刻這種模式順人性的地方在于,它把健身房變成了商品,低價形成低成本決策,“買了等于瘦了”是切實的即時滿足,也是對減肥人絕佳的心理按摩。
04
輕量化的方式
講好減肥新故事
實際上,順人性的生意,換個說法,其實就是挖掘到消費者最真實的需求,用更方便更快捷的方式滿足人們隱藏的、羞于啟齒的欲望。
那么回歸到減肥這件事情上來,除了部分因超重真正需要減肥的用戶之外,我想,大多數用戶健身需求,和那句社交場合中常用的“你又瘦了”一樣,虛假但可以得到安慰。
過去我們都把減肥這件事,和節食、運動、身材焦慮這些綁得太深,一提起來就讓人感到痛苦,還沒開始熱情就磨滅了一半。但實際上,減肥這門生意完全可以找到一個更小也更容易的輕量切口。
對想要“躺瘦”年輕人來說,大張旗鼓要減肥或許太有壓力,但消費一頓代餐輕食、一張百元健身房門票,是大多年輕人能夠負擔且舒適的選擇。
參考資料:
中國富人的司美格魯肽:不是減肥,是權力和希望 | 36氪pro
減肥神藥司美格魯肽,低價仿制藥正在趕來路上 | 財經雜志
減重的真相,以及創新機會 | 峰瑞報告36
樂刻運動,8年創造一種生意模式 | 混沌學園
“健身十元店”Planet Ftiness如何瞄準小白市場,開出2000多家店? | ATP便利店
有人倒閉賣身,有人融資上億,這個品類變天了 | 餐飲老板內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