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全食在線(ID:iallfood)
在你身上有沒有這樣一個現象,那就是明明知道碳酸飲料對我們的身體并不友好,但還是忍不住要喝,尤其對于可樂,我們真的難以抵御其充滿二氧化碳的氣泡感和獨特的風味。
事實上我們對可樂的喜愛早已經從對品牌的忠誠上升到對口味的迷戀,以至于不少食品飲料品牌也將可樂風味作為產品研發的一個方向。
01
可樂風味成熱門口味?
7月18日,王老吉推出了新品可樂風味氣泡涼茶,據了解這款產品不僅口味區別于經典涼茶,帶來王老吉&可樂&氣泡新體驗,而且在包裝上也做了較大的區隔。
罐身畫面采用氣泡加冰塊的搭配,看上去的確清爽涼快,但似乎有點熟悉的感覺。
這是繼王老吉推出藤椒青提、山茶花、霸氣榴蓮以及折耳根等多款風味產品后又一新口味。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一個感覺,可樂風味似乎聽上去更加順耳,也更能激發我們的購買欲望,不知道有沒有朋友已經嘗鮮了這款口味,如果有的話歡迎在留言區告訴大家好不好喝。
但本人對這個口味并不抱太大的希望。
當然王老吉并非第一個推出可樂風味氣泡飲料的品牌,其實在去年元氣森林就推出了可樂味的氣泡水,該口味的上市甚至引發了大眾對元氣森林要搶奪可口可樂市場的猜測。
事實上,元氣森林可樂味氣泡水的出現,對雙方品牌并沒有有你無我的激烈競爭,反而是為消費者提供了一個可以對比的體驗感。
有人喜歡元氣可樂,也有人不喜歡,但無論結果如何,元氣森林這款可樂味氣泡水的研發是成功的,它抓住了消費者對可樂風味的喜愛,并且結合自身氣泡水的特色進行的融合創新。
除了飲料之外,在食品行業中也有很多品類都推出過可樂味產品,它們涉及休食、糖果、冰淇淋、巧克力等等。
比如孩子們很喜歡的可樂味旺仔QQ糖,據說吃起來像在嚼可樂,除此之外像悠哈、不二家、德國嘉云糖果、麥肯寶等品牌都推出了可樂味的產品,而且反饋都還不錯。
除了糖果品類之外,休食品類似乎也非常喜歡推出可樂味。
一款號稱4秒讓你愛上她的日本經典零食桃哈多玉米條,就推出了可樂味,而且非常受孩子喜歡。
單身糧曾經也推出過美式可樂味薯片,據吃過的人反饋,這款口味有一種讓人上癮的感覺,沒有二氧化碳的襯托,可樂味反而有了獨特的魅力。
2023年,百事可樂聯合肯德基推出了可樂口味的冰淇淋,吃起來也別有風味。
你看,雖然可樂風味產品在這些品類中并不是主推口味,但每一次的出現都會收獲消費者滿滿的喜愛。
那么我們為什么會喜歡可樂味呢?
02
可樂口味為何受歡迎
我們之所以喜歡可樂風味,是因為我們喜歡可樂碳酸飲料,無論是可口可樂還是百事可樂,亦或者是國內本土可樂品牌推出的產品,本質上就是可樂味的。
而可樂這種獨特的味道,也讓我們記憶深刻,尤其在食品相對匱乏的90年代,可樂味汽水在那一代消費者,尤其是80/90后眼中就是天花板的存在,因此形成了強烈的記憶。
除了獨特的味道,可樂品牌們多年的品牌建設已然讓消費者對其形成了強烈的品牌忠誠度,甚至成為文化的一種,而這種心理上的建設也是我們潛意識中喜歡可樂風味的前提。
所以可樂口味在大部分消費者眼中非常熟悉,而且深受喜歡,雖然我們認為碳酸飲料可能對身體帶來負擔,但對于可口可樂或百事可樂的味道,卻非常喜歡,因此當其他品類推出這種風味口味產品的時候,會促使消費者主動購買進行嘗鮮。
毫不夸張的說,可樂味是迎合大眾消費群體的口味,也是因為這方面原因,才讓品牌敢于將其作為口味創新的一種選擇。
但并不是所有的產品都適合可樂風味。
03
口味創新也要適度
消費者對可樂風味唯一大面積的喜歡,大概是來自于可樂雞翅,據說沒有一個孩子能夠抵御可樂雞翅的美味,甚至對于成年人來說,可樂雞翅是一道可以閉著眼睛入手的硬菜。
可樂、醬油、雞翅,幾乎只需要這三種材料就能做出一份美味佳肴,而這的功勞離不開可樂汽水。
當然可樂雞翅并不能吃出可樂味道,但卻讓消費者的味蕾記住了可樂。
事實上近年來融入可樂風味的產品很多,從休閑食品到飲料,從糖果到巧克力,從餅干到蛋糕。
但大多數可樂風味新品的推出,最后都不了了之,留下來的可樂味產品最多的,大概只剩糖果品類了。
雖然消費者喜歡可樂風味,但也正是這種喜歡,我們對跨界可樂味的產品才有了更高的要求。
而那些強行跨界的產品,最后都會默默無聞的收場,可見不是所有的口味都適合跨界。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當下消費者對新奇特的口味有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視覺上要有獵奇的感覺,口感上也要對得起舌頭,而不是表面上看起來很刺激,吃上去很難受。
拿冰淇淋品類來說,2018年、2019年期間,就誕生過很多奇葩口味,雖然那段時間消費者瘋狂為其打卡,不少品牌也靠口味的創新收獲了銷量。
但現在回過頭來看看,當年的很多奇葩口味的產品都不在了,這種短期通過口味創新帶來的流量其實是不長久的。
所以,可樂風味可能早已經被大眾所接受,但將其賦予于其他品類上,還需要品牌方的不斷調整和測試,當然如果你想獲得短期的社交傳播和流量,那么無可厚非的推出可樂味產品也是不錯的選擇,但如果你想將其作為一款長銷產品,那么還需要進行大量的市場調研。
畢竟不是所有的可樂味產品,都能被消費者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