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指“牛初乳禁令”解讀有誤
9月1日起,嬰幼兒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為原料生產的乳制品。不過,近日有媒體卻把此理解為“牛初乳禁令”。相關企業在接受記者查詢時表示此說對政策有誤解,牛初乳產品仍在正常銷售。
本報訊 昨日,記者在廣州市面多家商場都沒再看到給寶寶吃的初乳奶粉。在一家大型購物網站,記者搜索“牛初乳粉”,返回結果超過1990件。這些產品不乏大規模促銷,產地來自新西蘭、瑞典和美國等地。
“我們已查詢過,獨立包裝的純牛初乳粉不受新政影響。”昨天,一家大型牛初乳企業聯系人說。按照衛生部文件對質檢總局的答復,基于審慎原則,9月1日以后不得在三類食品中添加牛初乳,它們分別是嬰兒配方食品、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
該聯系人說:“純牛初乳粉一般都是60克或小包裝,而受新政影響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往往是900克,從重量就可判斷。”
衛生部的規定有助消除家長們對牛初乳的困惑
不過上述聯系人承認,由于消費者的誤解,行業估計恢復期較長。“已經有些同行重心轉往其他產品,它們會清庫甩貨。”另一家企業的高層對記者說,跟風型的企業有可能自此退出。
“牛初乳的使用已有一段歷史。”新西蘭食品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院士Lynley Drummond對本報記者說,有些企業會把牛初乳加入到嬰幼兒配方奶粉中去,但是支持這樣做的研究數據并不太充分。作為一種補充食品,牛初乳可以給年齡大一點的兒童食用,但不應加入到嬰幼兒配方奶粉中。她補充說,中國衛生部的規定其實有助消除家長們對牛初乳的困惑。